中國計量網 http://m.guizone.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yè)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tài)

意科學家首次在地球附近發(fā)現(xiàn)反質子帶

發(fā)布時間:2011-08-11 作者: 來源: 瀏覽:297555

      物理學界一直以來存在一種推論:宇宙大爆炸之初產生了數量相等的物質和反物質。不過,在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中,物質占主導地位。那么,天然反物質是又在哪里?

  如同粒子構成物質一樣,發(fā)現(xiàn)天然反粒子是證實天然反物質出現(xiàn)的前提。意大利一個科學團隊近期利用一座宇宙射線探測器成功在地球附近發(fā)現(xiàn)反質子帶,證實地球磁場能夠“捕獲”反質子的理論。

  英國廣播公司7日報道,一些意大利科學家首次在地球范艾倫輻射帶中發(fā)現(xiàn)反質子帶。這些反質子由“反物質?物質與輕核天體物理學探測器”發(fā)現(xiàn),存在區(qū)域距離地球表面350至600公里。

  這一探測器2006年發(fā)射升空,與俄羅斯一座地球觀測衛(wèi)星相連,飛行于南大西洋上空的范艾倫內輻射帶,主要任務是研究太陽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線的屬性。范艾倫輻射帶存在于地球附近的近層空間,是包裹地球的高能輻射帶,分內外兩層,以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命名。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些反質子存在于范艾倫輻射帶的事實,證明地球磁場的確能夠“捕獲”反粒子。一篇刊載于《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網絡版的論文解釋說,宇宙射線粒子進入地球大氣層中后,與空氣中的粒子相撞,產生大量次級粒子。不少宇宙射線粒子和這些次級粒子被范艾倫輻射帶“俘獲”。

  粒子質量越大,在輻射帶中旋轉的路徑越寬;輻射帶磁場強度越小,粒子旋轉路徑同樣越寬。反質子的質量是正電子的近2000倍,因此,同等條件下,反質子旋轉路徑寬不少。

  意大利巴里大學教授亞歷山德羅?布魯諾是發(fā)現(xiàn)反質子的科學團隊主要成員。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這次發(fā)現(xiàn)的反質子帶是地球附近 “最豐富的反質子源”。布魯諾說,正反粒子的相互作用可能成為今后宇宙飛行器的能量來源。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