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MRS)官方網(wǎng)站的“材料研究當前新聞”(Current research news of Materials News)欄目,以“光柵刷子能清潔原子力顯微鏡的探針針尖”為題,報道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化工學院甘陽教授發(fā)表在Ultramicroscopy上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合作者為墨爾本大學的Franks教授,“Cleaning AFM colloidal probes by mechanically scrubbing with supersharp ‘brushes’”, Ultramicroscopy, Volume 109, Issue 8, July 2009, Pages 1061-1065.)。這是甘陽教授繼2009年受邀在《表面科學報告》(Surface Science Reports)上發(fā)表獨立署名特邀綜述后,又一引起國際關(guān)注的成果。
該報道稱:“清潔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針尖是AFM可靠成像和力測量的關(guān)鍵。研究者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具有超尖刺突的標定光柵作為‘刷子’,可用來機械清除AFM探針上的污染物,這是通過把探針在加大力的恒力模式下掃描刺突來實現(xiàn)。這一方法,不但能用來無損、高效地去除有機和無機污染物,而且可以實現(xiàn)污染物去除和探針研究的一步完成。此外,該方法既可用來清潔膠體/顆粒探針,也可以用來清潔標準AFM針尖?!?/P>
甘陽教授認為,作為一種新型的表面污染物“定點”清除方法,該方法的應(yīng)用遠不限于清潔原子力顯微鏡探針,更有望在廣泛的表界面研究、微電子等領(lǐng)域中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
欄目導航
內(nèi)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