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為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研制400臺探測器
發(fā)布時間:2010-04-09
作者:
來源:
瀏覽:825
3月30日,世界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實驗成功,成功刷新質子流對撞最高能級記錄,首次達到設計目的。記者今天獲悉,山東大學在ATLAS(超環(huán)面儀器)探測器的建造項目中承擔了400臺探測器的研制生產任務。實驗中所使用的探測器就是在山東大學研發(fā)并制造的。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瑁帶領的科研團隊從1998年開始參加LHC的ATLAS實驗。該團隊用了四年的時間為ATLAS研制400臺探測器,能夠覆蓋800平方米的測量面積,是ATLAS實驗的第一級觸發(fā)探測器。為開發(fā)研制探測器,科研團隊曾派遣相關人員赴以色列學習,并在山東大學南新校區(qū)專門建造了物理研究所。探測器的研發(fā)、制作總共投入資金近300萬元。每臺探測器都有6層樓之高,根據規(guī)定其測粒子的誤差要在1毫米之內,達到幾億分之一秒的精確度。經過以色列及歐洲多國的嚴格檢測,400臺檢測器全部合格,質量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得到國外同行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