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wǎng) http://m.guizone.com/
中國計量網(wǎng)——計量行業(yè)門戶網(wǎng)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研動態(tài)

X線檢查3個月做一次無妨 (2006-03-08)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289
  3月1日起,衛(wèi)生部新制定的《放射診療管理規(guī)定》將正式施行。昨天,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放射科主任唐先健、解放軍304醫(yī)院放射科主任張毅軍兩位專家向記者介紹了放射診療的常用范圍,并指出一般人們每3-4個月做一次X線檢查在生理允許范圍之內。   “在臨床影像診療中,X線檢查、CT檢查,以及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診療(英文簡稱DSA,俗稱血管造影介入治療。)都或多或少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放射線?!碧葡冉『蛷堃丬娊榻B說,B超和核磁共振沒有輻射。   二位專家指出,以上影像學診斷方法都是形態(tài)學檢查的必要手段,它能為臨床確診提供精確的參考依據(jù)。由于醫(yī)療單位所選擇的診療機器、型號、廠家和種類的不同,其輻射程度也各異。一般情況下,這些放射線很快就會消失,對人體的危害不大。   他們建議,人們應當盡可能避免在短時間內頻繁接受放射線檢查。不過,每3-4個月做一次X線檢查,一年內做2次CT檢查,都應該在生理允許范圍之內,其安全性相對有保障。就下列人體最常見的一些情況,他們向人們介紹了放射線檢查的必要性。   X線檢查最普遍   呼吸系統(tǒng):出現(xiàn)發(fā)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以及肺炎、肺部腫瘤、肺結核、胸腔積液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運動系統(tǒng):摔傷、撞傷,出現(xiàn)骨頭外傷、關節(jié)脫位時,以及骨腫瘤、先天性畸形、腰椎、脊柱等骨病的診斷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消化系統(tǒng):食欲不振、胃痛、反胃頻繁發(fā)作,進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診斷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泌尿系統(tǒng):懷疑有泌尿系統(tǒng)結石、腫瘤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循環(huán)系統(tǒng):先天性心臟病、心包積液、心臟擴大等心臟病的診斷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婦科:看宮內節(jié)育環(huán)位置、孕前骨盆形狀和大小的檢查,以及乳腺癌的診斷時,需要進行X線檢查。   CT查腫瘤效果最好   CT適用范圍廣,從頭到腳幾乎所有器質性疾病都可以進行檢查,它是對任何部位的腫瘤、先天性畸形、大部分疾病檢查的主要手段。由于CT檢查是借助計算機技術成像的三維立體影像技術,因此它比普通X線檢查更為精確。   但最適于CT檢查的病是腦部疾病,其中對腫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檢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實質臟器的占位病變,如肝、脾、胰、腎、前列腺等部位的腫瘤,對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的腫塊也能顯示并做出診斷;再其次則是對胸腔、肺、心腔內的腫塊,脊柱、脊髓、盆腔、膽囊、子宮等部位的腫塊檢查。   DSA適合查心臟   該項技術主要在放射科使用,其次在心內科較為常用。它在以下三方面應用較廣:心臟和冠狀血管的疾病,如冠狀動脈硬化時DSA與介入治療相結合;心臟周邊、四肢和胸腔等的介入治療;神經(jīng)、腦和脊髓等的介入治療。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